仙女萌晚上好,刘亦一姐来咯~
大家还记得《仙剑奇侠传》里面,菲老古灵精怪的外的无敌阿奴嘛?
她总是出现在刘亦菲饰演的灵儿身边,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公主。床上
她和唐钰小宝(彭于晏饰)这对CP,前期撒糖,亦菲颜值景甜自拍隔空示爱张继科后期把一姐虐得哭起来一抽一抽的刘亦。
在戏里,菲老刘品言饰演的外的无敌阿奴,集可爱和灵气于一身;戏外,床上刘品言也是戏吻戏岁妥妥的元气少女。
她14岁就已经作为少女组合出道了,亦菲颜值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刘亦那首很多人都能哼几句的菲老《樱花草》,刘品言也是外的无敌演唱者之一哦👇
除了唱歌,刘品言还搭档两大帅哥立威廉和阮经天,主演了高人气偶像剧《绿光森林》。
这部剧相当火爆,成为不少80后、90后的青春童话。
刘品言凭借这部剧,积累了大红大紫的资本,可没人想到,本该大好的前程,却因为一个八卦轰然倒塌。
十多岁的刘品言,抱着对爱情的向往,在拍摄《绿光森林》时,因戏生情,与阮经天悄悄谈起了恋爱。
拍戏收工后,两人也被媒体拍到手牵手逛街,看起来十分甜蜜。
大概年少的爱情总是无疾而终,迫于经纪公司的压力、以及刘品言妈妈的反对,两个人的感情,在7个月后宣布结束。
不久,刘品言不顾演技和歌词事业的小高峰,暂停了个人的所有演艺工作,前往巴黎留学。
谁能想到,这段短短几个月的恋情,却在不久后,给她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阮经天在和朋友喝酒时,吹嘘自己夺走了刘品言的自拍浓眉美女图片动漫头像大全「第一次」,「初夜门」在娱乐圈疯传。
未成年的刘品言被推上风口浪尖,多次在采访中落泪,再怎么澄清也无济于事。
清纯玉女形象,已然崩塌,她的星途也慢慢凋落。
往后的几年,刘品言仿佛在娱乐圈消失了一般,渐渐被人遗忘。
直到留学结束,再次归来的她,摒弃演戏上的「偶像剧女主」光环,演技一次又一次精进。
褪去青涩的她,超越自己,跨过低谷,用演技征服观众,拿下金钟奖戏剧节目女配角奖。
最近,她也忙着享受自己的幸福,在社交平台上官宣结婚与怀孕,双重喜事到来。
晒出的照片能看出她的状态很好,整个人恬静、温柔,担得上一句「岁月静好」。
在迎接新生命到来之前,刘品言早已经历了自己的新生,她曾发行过自己首张个人音乐专辑《重生Résurrection》。
亲自参与歌词创作,希望能用音乐展示真实的自我。
而且,为了专辑尽可能完美,她特地减了肥。
她想用减肥这件事,来告诉更多人:「一个人,能突破自我,做到很多事情。」
实际上,她并不主张「以瘦为美」,而是觉得,美有很多不同的样子,和胖瘦没有关系。面对真实的自己,也能活出迷人的样子。
常年健身的缘故,她的腿型不是那种瘦削的筷子腿,肌肉线条看起来非常有力量👇
女性的腿,一直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好看的腿型确实能拉高穿搭的自由度,给不同风格的ootd加分。
但其实,腿型好和腿细不能完全划等号,只要你的腿部线条流畅,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对称且位置正常,不影响正常行动,这都属于正常的健康腿型。
可一姐却发现,不少姐妹困扰于自己的腿型,只敢穿长裤长裙出门,斥巨资买的一堆衣服,却闲置在衣柜里一年又一年。
于是,为了改善腿部线条,很多姐妹开始尝试网上流传的「神奇方法」👇
什么瘦腿袜、拉筋板、绑腿矫正、泡脚排毒…通通试了个遍。
最后发现,除了钱包瘦了,家里空间小了,腿型愣是一点没变好,甚至更难看👇
而且,如果平时只做单纯的减肥瘦腿练习,在生活中不注意激活神经系统、修复肌肉失衡、改善臀腿发力模式,也很难真正拥有好看、健康的腿型。
那到底如何科学改善腿型,从根本上让腿部肌肉发生良好改变呢?
今天一姐就给所有想瘦腿、直腿、矫正腿部问题的姐妹们,寻找答案。
首先,姐妹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其实任何形体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肌肉失衡。
局部肌肉的失衡,会改变身体的整体结构。
在人体的整个肌肉分布中,下肢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身体重量,参与行走、奔跑、跳跃等动作。
下肢肌肉一旦失衡,腿部线条也会随之改变,让你原本笔直溜长的腿,变得粗壮或弯曲。
比如,下肢中的重要肌肉臀中肌,它在生活中,能让你在走路和站立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在抬腿走路时,臀部另一侧的臀中肌会收缩,使骨盆保持平衡。
单腿站立时,也要依靠它来保持骨盆的稳定,防止摔倒。
一旦它的力量减弱,可能就会在行走过程中,出现骨盆失去稳定而上下过分摆动,就像摇摇晃晃的鸭子步。
这种步态,大腿容易内扣内旋,从而使大腿外侧的阔筋膜长肌,参与程度很高。
并且容易引起过度代偿,过分紧张,长时间就形成了假胯宽。
在臀中肌下方的腘绳肌,也是一组重要的肌群,它通常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肉组成。
从上面的动图就能看出,三块肌肉的终点都基本在膝盖这里,而腘绳肌的主要功能,就是屈膝和后伸髋关节,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因此,腘绳肌无力第一个影响的就是膝关节的稳定性。
不稳定的膝关节,在离心运动中,会出现控制力不足,导致膝超伸的腿部形态。
膝盖使劲往后顶,腿看起来就跟「反弓」了一样,超出了正常的直线状态。
「越来越懒」的腘绳肌,虽然影响不到腿部的各种日常功能,像走路、起立和上楼梯等,因为这些都由臀大肌给它「承包」了。
久而久之,臀大肌负担越来越重,大腿也变得越来越粗壮了。
再往下,另一个影响腿型变化的原因,就与足弓有关了。
足弓是脚底的一部分,由足部的骨头、韧带和肌肉组成,承受着来自体重和地面的双重冲击力。
细分的话,足弓分为横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三个部分,形成一个良好的三点支撑结构。
让我们的下肢变成刚性杠杆,以支撑下肢各种运动。
生理学家研究足部结构时发现,足部精美绝伦,是人体传导力线的关键结构。
力生于足,行于腿,足部的健康,对腿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内侧纵弓塌陷,会出现扁平足、小腿内旋转、膝盖内扣等情况。
外侧纵弓塌陷,则容易导致高足弓,小腿外旋、膝盖内翻。
腿不直有多种原因,但只要足弓出现塌陷,那么大概率会发现小腿不直、小腿肚外翻等问题。
足底虽然是身体最底端部位,但也是带动身体不同部位发力的重要因素。
正常的足弓,在行走时,会启动「绞盘机制」,收紧脚背、足底筋膜、每一块骨头。正如一张被拉满的弓一样,轻松带动身体的每一块肌肉。
但对于足弓塌陷的人来说,足弓没法收紧,从而正确带动肌肉,身体可能会借助小腿肌肉发力,让小腿变粗、变紧张。
足弓塌陷的问题,甚至影响全身力线。
毕竟作为身体的支撑点,如果足部的肌肉不正常了,那么身体在做每一个动作的时候,也会变歪。
长短腿、脊柱侧弯、脖子疼、腰背疼痛等问题也难以避免。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身体都非常奇妙,就像是一张精密的图纸。
在造物主的加持下,各种角度、夹角和力线的传递,都有着十分严谨的安排,稍有错位,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慢慢出现整体和结构上的偏差。
比如前面说到的臀中肌无力问题,会影响到其负责稳定骨盆的功能。
从而打破脊柱👉骨盆👉下肢稳定性,引发膝关节损伤、踝关节外翻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而这种内外组织张力的失衡,进一步导致腿部外形的变化,如X型腿、XO型腿、腿粗等。
当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良腿型问题后,很多人会从单一的、静态的角度去处理问题,觉得自己腿粗,就做各种瘦腿训练,最终效果却不达预期。
因为不良的腿型,本质是骨骼排列异常+肌肉失衡+神经控制错误的综合结果,而且多发生在行走等动态的过程中。
如果没有找到真正原因,没有从起点出发,纠正的效果不会很持久。
腿型矫正最好是利用身体固有的神经反射原理,激活神经系统,来重塑肌肉平衡和调整生物力学,逐步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神经系统没有看起来那么神秘,它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能传递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调节身体的各种活动,比如肌肉运动、运动协调性、反应时间等。
说得更简单点,中枢神经系统就是你身体和大脑之间的信号通道,协调身体各个部位的运作。
激活它,能提高大脑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加肌肉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严格来说,激活神经系统不是所有问题的最终答案,但它应该作为起点。
可绝大多数人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几乎完全不予关注,直接跳过这个环节。
但在矫正腿型的过程中,不能省略的一点是找到正确的动作模式,也就是恢复完成动作时肌肉的募集次序。
这里一姐再渗透一个知识点👇
肌肉大致分为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稳定肌、中和肌等。
其中,主动肌和协同肌是主要负责完成动作的「大哥」和「小弟」。
大哥不干活了,小弟就得干多点;本应该大哥出力的地方,都分给小弟了,就容易出差错。
这时候,得唤醒「大哥」的责任意识,重新做它该做的活,达到各司其职的目的。
神经激活,就是刺激神经肌肉,唤醒肌肉中的本体感受,让其进入到工作状态中,提高肌肉的募集感和发力感。
长期不良姿势,如跷二郎腿、W坐,久坐等,大脑记住了错误的肌肉募集顺序。
腿部肌肉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一侧的肌肉会过分紧张,另外一侧的肌肉则过度放松拉长。
紧张肌肉需要拉伸来缓解,拉长肌肉则应通过激活来救赎。
神经系统的激活和再教育,让身体「忘记」错误腿型,让大脑正确发力,重建自然直立的本能,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矫正的初期,大家可能会有一种邯郸学步的感觉,都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由「错」走向「对」的过程。
身体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功能。
当你缓解了造成问题的因素、改善了原有的错误状态、恢复了正确的神经反馈模式,身体在日常活动中会进行自我调整。
慢慢习惯,激活后,巩固肌肉记忆,之后不用费太大的劲,腿型也能变好看、变健康。
那到底如何激活神经,建立正确的腿部运动模式,让腿型问题消失于无形呢?
一姐也准备了具体的练习方法,姐妹们记得码住收藏👇
一、单腿站立
本体感觉训练,提高对下肢各关节位置的感知。
1、两臂侧平举,两腿并拢直立,脚尖向前。
2、闭眼时用习惯支撑脚站立,另一腿屈膝,提脚离开地面且不与另一脚发生接触。
3、能保持几秒就坚持几秒,普通人应至少能坚持10秒以上。
4、换另外一条腿。
二、双腿跪坐
提高双脚感知力。
1、双脚、双腿并拢跪立。
2、双脚脚趾踩地,臀部坐于脚跟上。
3、双手放在大腿上方,双肩下沉。
4、腰背挺直核心微收,尾骨顺向地面,停留2-3分钟。
三、脚底滚动筋膜球
用筋膜球,来放松足底。
1、用筋膜球或者网球形状的东西,放在脚底下。
2、先放在大脚枕的位置,用力按压滚动10-12次。
3、然后换到小脚枕的位置,用力按压滚动10-12次。
4、接着在脚中间的位置,用力按压滚动10-12次。
5、最后将整个脚掌前后来回按压滚动10-12次。
四、弹力带蚌式开合
激活臀中小肌。
1、在瑜伽垫上侧卧,大腿套上弹力带。
2、保持双脚并拢,上方腿打开。
3、重复练习10-12次,在顶峰停留20-30秒,然后换边。
五、弹力带臀桥
激活臀大肌。
1、将弹力带套在大腿上。
2、仰卧在垫面上,屈双膝靠近臀部。
3、呼气,抬髋部向上。
4、重复练习10-12次,顶峰停留20-30秒。
六、下犬式
拉伸大腿和小腿后侧,调整下肢肌肉力量的不平衡。
1、上身趴着,臀部离开脚跟,将双手手掌贴在胸口旁的地面上。
2、抬起脚跟,双脚和臀部同宽,脚趾压地,脚掌垂直地面。
3、两腿伸直,脚跟踏到地上,双手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让掌心贴地面。
4、感受大、小腿后侧的拉伸感,颈部放松、头自然垂下。保持这个姿势6~8个深呼吸。